自由容器
发展历程
发展历程
1957年建厂,以稻谷、大米为原料,走木桶发酵--甄子蒸煮--蒸馏冷浸工艺路线,采用土灶杂柴生火蒸流产酒,日产45度白酒约100公斤。
1958年,组织酒厂搬迁至鼓楼坡脚忠诚巷周仲良家。
1961年1月至1962年7月,根据国家对工业相关调整政策,黎平县酒厂与黎平县火电厂合并为“黎平县酒电厂”。
1963年,为进一步提高白酒品质和产量,完成多项技改工作:1、木桶发酵改为地下窑池发酵;2、制作大型烧煤的炉桥灶,生物燃烧改为煤燃烧供热,提高热效率;3、土曲糖化改为根霉曲糖化。通过技改,两班组日出酒量约300公斤。
1964年6月至1965年4月,黎平县电酒厂享受贵州省人民政府为大力发展全省轻工工业及促进酿酒工业在质量上台阶的政策支持。省轻工业厅从贵州茅台酒厂抽调四位酿酒技师进驻黎平县电酒厂,结合黎平环境气候的特点,在原料配方、原料发酵方面作重点指导,并研究出适合黎平县酒厂白酒生产的“续槽发酵法”,整体提升黎平县电酒厂白酒品质。根据“续槽发酵法”的原理,以包谷(玉米)为原料,利用茅台技师提供的科学配方进行发酵酿酒,生产出适合黎平广大消费者喜好的清香型包谷酒。获“北有茅台,南有黎平包谷酒(俗称黎平土茅台)”的称誉。
1970年3月至1973年3月,作为酿酒的主要原料大米和玉米供应短缺,无法满足白酒生产需要。为维持生产需要,黎平县酒厂开始大量收购青杠子、土茯苓、木薯、红薯干、金毛苟等杂粮原料生产木薯青杠酒、茯苓酒、红苕酒等白酒,共计1430吨,为国家节约粮食143万公斤。
1976年6月7日-12日,全州轻工业酒类品评会议在黄平县召开,省相关部门专家参加此次会议,经过与会人员的品评,《全州轻工会议酒类品评综合简报》州轻生字(76)第092号,对品评结果进行了公告,黎平县选送的山花酒、糖罐酒、曲香酒、杜仲酒分获8、11、12、15名的名次。以高梁为原料,采用“续槽发酵法”生产高梁白酒,并向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请核准注册“泉山大曲”,“泉山窑酒”两款商标。
1982年2月至1984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停止青杠子、土茯苓、木薯、红薯干、金毛苟等杂粮酒的生产,只生产30%vol米酒和40%vol及45%vol包谷洒。
1984年至1986年12月,黎平县酒厂得到省政府的大力支持,购进一台4T蒸汽锅炉,未安装使用。在1986年由省轻工业厅牵头,组织安排贵州茅台酒厂对口帮扶黎平县酒厂,随即贵州茅台酒厂派技术人员入驻黎平县酒厂进行酿酒相关技术指导。黎平县酒厂从贵州茅台酒厂调运三车配糟作为母糟配合发酵,提升了酒的整体品质和口感,使得黎平县酒厂生产的白酒既有清香的主体风味、又有茅台酒的酱香风味,逐步形成了黎平县酒厂特有的贵州清香型白酒系列,并先后推出“贵黎大曲”、“南泉山”、“侗乡鼓楼大曲”系列白酒,成功注册“贵黎”牌商标。



自由容器
1988年,启用闲置多年的4T蒸汽锅炉进行酿酒供热,大幅提升供热效率,减少燃料供应,同时减轻了生产劳动强度,使得黎平县酒厂得以大幅度降本增效。
1996年4月8日,黎平县酒厂作为黎平县产权制度改制的试点单位之一正式启动,黎平县酒厂改制领导小组向黎平县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提交了《关于实行股份制合作改造实施方案的报告》,共涉及改制人员46人。
1996年6月27日,黎平县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同意县酒厂股份合作制改造的批复》(黎企改复(1996)6号)。
1996年9月17日,黎平县酒厂改制成功,更名为:黎平县承德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启用新印章《黎平县承德酒业有限责任公司》。2000年,为了进一步深化企业改制工作,县国有资产管理局呈请县政府《关于县黎平酒厂产权转让有关问题的请示》,经县政府研究原则同意县国有资产管理局请示内容。黎平县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对黎平县承德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深化企业改制有关事宜的批复》(黎企改字【2000】02号。原则同意黎平县承德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一次性优惠买断全部国有净资产。
2007年,公司成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质量技术协会会员单位”。
2009年,经黎平县承德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申请搬迁选址,得到了黎平县人民“政府黎府函(2009)100选址批复文件”和“黎府函(2009)241号挂牌招标批复文件”,成功选址花坡烂泥冲,建设占地40多亩的新厂区。2010年,黎平县承德酒业有限责任公司老厂区成功拍卖。
2011年,新厂区开工建设。
2012年12月,黎平县承德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搬迁至新厂区,并投入生产使用。
2014年,黎平县承德酒业有限责任公司荣获“贵州省酒类流通示范店”称号。
2015年12月18日,公司成功注册“翘街”商标。
2017年11月27日,黎平县承德酒业公司建厂六十周年庆典暨贵州省小曲清香型白酒发展研讨会首次在黎平县承德酒业有限公司顺利召开。出席本次研讨会专家学者有:贵州省轻工业科学研究所原所长、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徐道贵,贵州省轻工业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贵州省酿酒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贵州省白酒专家黄平,贵州省轻工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周明刚,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教授、院长邱树毅,贵州省酿酒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贵州省白酒专家、贵州酿酒大师黄永光,贵州白酒专家委员会委员方长仲,贵州白酒专家委员会委员、贵州董酒公司总工、国家评酒师李其书,茅台镇陈年酒厂董事长、国家评酒师、贵州白酒专家蔡天虹等。
2017年12月,黎平县承德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成为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实习实践基地。
2018年,黎平县承德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在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院长邱树毅,贵州省酿酒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贵州省白酒专家、贵州酿酒大师黄永光的技术指导下,改良白酒发酵周期,使得公司出酒率稳步提升至64.3%,较往期同比提升十个百分点。
2018年8月30日,公司成功注册“西门桥”商标。
2018年9月9日,黎平县承德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在贵阳首次参展第八届中国(贵州)酒博会暨2018年内陆开放型经济试试验区投资贸易洽谈会。时任黔东南州州长罗强同志莅临黎平县承德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展区品偿美酒。